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
English 暨大主页     l

首页  轮播图
  • 03
    2022/11

    我院副院长陈创练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

    我院副院长陈创练教授以第一作者在《经济研究》2022年第6期上发表论文《信贷流动性约束、宏观经济效应与货币政策弹性空间》,合作者为单敬群、刘晓彬。摘要:有效动态平衡稳增长和降杠杆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任务,本文以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渐进式永久性信贷约束的典型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嵌入家庭、企业、政府和央行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设定模型参数具有时变性,研究了永久性信贷约束和暂时性信贷约束收紧对模型系统均衡影响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永久性信贷约束在长期上能达到不影响产出且有效降低杠杆的目的;而暂时性信贷约束长期上造成产出损失,且降杠杆的政策效果也较弱,在面临技术进步或政府支出冲击时亦是如此。特别是,永久性强信贷约束的宏观经济效果优于永久性弱信贷约束,但长期看,信贷约束强弱在稳增长和降杠杆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反事实模拟分析表明,实施永久性信贷约束能够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弹性空间,但同时需要搭配较强盯住杠杆目标的货币政策才能起到更好稳增长和降杠杆的作用。鉴于当前我国贷款价值比远低于70%,此时央行可采取更强盯住杠杆目标的货币政策取向,但不宜在此后过度放宽信贷约

  • 27
    2022/09

    暨大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季度论坛——“数字货币理论与实践”专题研...

    2022年9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季度论坛——“数字货币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于暨南大学中惠楼102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于数字货币,深入探索数字货币应用新模式以及数字货币的趋势与前景。论坛邀请了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志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数字人民币项目负责人王海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燕教授、广电运通金融电子有限公司数字人民币应用实验室产品总监钟彬城等学者及业界专家就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伊始,我院副院长陈鹏简要介绍了本次季度论坛的目的与意义,其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为打造完善健全的数字人民币体系出谋划策。本次会议全程由陈鹏副院长主持。(我院副院长陈鹏主持会议)吴志峰元宇宙与数字货币(吴志峰发表演讲)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志峰分享了“元宇宙与数字货币”的主题演讲,主要介绍了元宇宙在未来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场景与发展空间,元宇宙中的货币形式以及元宇宙中的金融生态。他指出元宇宙中的金融将是传统金融、中心化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三者的组合。去中心化金融使人们在元宇宙中能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自由转移、交易、借贷数字

  • 30
    2022/08

    ​陈创练主讲慕课《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视角》在“学堂在线”...

    近日,由我院副院长陈创练教授团队主讲的慕课《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视角》在“学堂在线”和“粵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在线开放平台”发布,课程于2022年秋正式开课,欢迎同学们选读。课程简介课程链接http://www.gdhkmooc.com/portal/GdoocCourse?id=15017000课程简介讲解在证券投资过程中的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结合现代软件编程技术,采用“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向同学们详尽介绍“金融理论知识- -软件编程实现--投资风险控制”的有关内容。从量化投资视角,向同学们介绍风险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测度技术方法,重点阐述在量化投资过程中的有关风险测度、风险对冲与风险管理。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管理概论、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拓展、套期保值理论、期货风险对冲套利、期权希腊值风险对冲、期权风险对冲套利实现等。上 述有关内容均采用Python软件实现风险估计、风险对冲和交易套利,让学生掌握金融市场证券投资过程中的有关风险管理知识与技术。预备知识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Python编程基础。参考教材

  • 24
    2022/07

    ​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2022秋)征文启事

    //“银行与公司金融”是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也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研究阵地。为推动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学术与政策研究,探讨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China Banking Corporate Finance Conference,CBCF)将定期举办学术会议。CBCF青年论坛的筹备会、2021秋季论坛、2022春季论坛已经分别在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顺利召开,得到了国内外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CBCF青年论坛的2022秋季论坛将于2022年11月12日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举行。在疫情防控形势允许的情况下,论坛拟线下召开。论坛形式将秉持“小而精”的深度研讨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与会论文质量。本届论坛拟邀请1-2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主旨演讲,拟挑选6-8篇高质量文章入选论坛进行深入研讨,每篇文章安排1-2位专业点评人。征文选题聚焦在“银行与公司金融”所有相关学术与政策问题。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银行与公司金融”青年论坛、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承办,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协办,并得到Research

  • 28
    2022/06

    刘少波等:促进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的良性互动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成的“三新”经济异军突起,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与外部营商环境紧密相关,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为新产业新业态的生成和发展创造适宜的氛围;另一方面,许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又可以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的支撑。因此,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我国营商环境和“三新经济”发展态势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提供宽松高效的经营氛围,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和创新力,成为深化改革中越来越重要的主题。近年来,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非常重视营商环境问题,并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7月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1.46亿户,年均净增长超10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由20

  • 20
    2022/05

    ​南方金融家大讲堂第三讲——陈晓蕾:拥抱数字趋势,引领金融创新

    (陈晓蕾进行主题演讲)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9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副会长、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晓蕾受邀作为南方金融家大讲堂(第三讲)嘉宾,作“拥抱数字趋势、银行金融创新——浦发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主题演讲,全面介绍浦发银行在数字化经营的思考与实践。(我院副院长沈军主持)活动开场,陈晓蕾以“浦发银行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数字化融资服务”介绍视频为数字化金融落地案例,向现场介绍“银行必须深度理解平台和场景业务的逻辑、银行的业务必须非常贴合平台的运行方式、银行必须利用好数据的生长和增值”等方面内容,帮助大家对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建立一个具象化的感知。“数字金融——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陈晓蕾表示,目前数字化建设在广东乃至全国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之于银行,不仅是一道必答题,更是一道抢答题,还是商业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银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是金融业在未来的数字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的引擎和风帆。浦发银行以全景银行服务理念,聚焦“深入赋能产业”和“深度嵌入场景”两个重点方向

  • 13
    2022/05

    刘少波: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发展

    ‍近日,我院执行院长刘少波接受《金融科技时代》杂志专访,探讨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以及如何加快培养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以化解人才缺口窘境。 抓住数字金融机遇,加速经济转型发展;深化数据要素应用,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把握正确方向路径,联合培养复合人才;立足大湾区战略目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13
    2022/04

    我院副院长陈创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院副院长陈创练作为首席专家、我院执行院长刘少波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投标的课题《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的宏观调控治理体系研究》获批立项,其他子课题负责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英国Essex University等国内外著名高校,课题参与人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国内重要金融监管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或教师。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层次最高、资助强度最大、最具学术权威的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高水平高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我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凸显我院在“金融风险管理与宏观经济治理”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国内学术影响力。首席专家简介陈创练,珠江学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广发银行博士后导师,广东金融学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香港招商局集团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在《经济研究》和国际

  • 21
    2022/03

    欧阳若澜等:关于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大宗商品指数产品的建议

    文丨欧阳若澜、刘少波、马骏驰、贺成“2021年5月,证监会批复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两年品种上市计划。未来两年,广期所计划研发16个品种, 涉及4大板块。其中大宗商品指数类产品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开发的商品指数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以其作为标的资产的期货产品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商品指数期货能更加多元、全面地反映期货市场情况。广期所落地商品指数期货将为投资者提供先行指标和具备投资意义的金融产品,促进广东省及全国金融业态的高质量发展。国内目前的商品指数发展仍处于第一代指数编制,主要体现为被动跟踪商品价格,策略指数和多月合约指数较为少见。因此,本报告首先梳理国际知名商品指数发展现状和编制方法,然后从商品编制方法和商品指数相关配套设施发展两大方面,为广期所提出共八点参考建议。旨在为广期所设计、编制、推广大宗商品指数提供经验启示,并为广期所开发大宗商品指数相关产品、推动金融领域产品创新提供参考依据。”2021年5月,证监会批复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两年品种上市计划。未来两年,广期所计划研发16个品种, 涉及4大板块,如表1所示。国内目前的商品指数

  • 20
    2021/12

    南方金融家大讲堂第二讲——童士清:“国际金融枢纽与粤港澳大湾区...

    ‍‍‍‍‍‍‍‍‍‍‍‍‍12月19日下午,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南方金融家大讲堂”第二讲在暨南大学顺利举行。广东省金融协会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童士清受邀作为开讲嘉宾,为广大师生和业内人士带来“国际金融枢纽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沈军主持,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少波出席并致辞。‍‍‍‍‍‍‍‍‍‍‍‍‍(童士清作报告)童士清首先指出了建设粤港澳国际金融枢纽的重要性,接着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提出”以及“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展开分析。‍‍‍第一部分,童士清首先从从中介观和功能观两个角度,并结合各方观点定义了何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五大特征、两大发展路径与宏微观基础条件。第二部分,回顾了“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政策的由来,同时分析了国际金融枢纽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联系与区别。重点讲解了为何是构建“国际金融枢纽”而不是“国际金融中心”以及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国际金融枢纽。第三部分,从大湾区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优势与难点,并提出了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

  • 03
    2021/12

    南方金融专题研讨会(2021年第四季度)| “金融开放与粤港澳大湾...

    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于11月27日组织召开南方金融专题研讨会(2021年第四季度),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金融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发展”。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金融机构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在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的政策性支持、发展路径、风险以及监管等重点问题。

  • 03
    2021/12

    回顾 | 白钦先受邀参加南方金融专题研讨会,发表演讲:“中国政...

    11月27日下午,中国著名资深经济金融学家、教育家白钦先受邀参加南方金融专题研讨会(2021年第四季度),发表主题演讲:“中国政策性金融28年历程中的往事和二三事”。演讲回顾论坛上,白钦先教授以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前世今生为线索,分析了我国发展政策性金融的28年历程,以及在当下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政策性金融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 跳转到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暨南大学

12345678@jnu.edu.cn

暨南大学

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 12087612号 技术支持:达仁科技
  • 首页
  • 最新动态
    • 媒体聚焦
    • 活动预告
  • 智库建设
    • 智库报告
    • 专家观点
    • 案例库
    • 指数发布
    • 蓝皮书
  • 咨询服务
    • 研究课题
    • 决策咨询
  • 学术交流
    • 南方金融论坛
    • 南方金融家大讲堂
    • 学术会议
    • 会议回顾
  • 人才培养
    • 金融硕士(非全日...
    • 博士后流动站
    • 高级研修班
    • 干部培训中心
    • 定制培训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简介
    • 院长寄语
    • 智库团队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