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波等:促进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的良性互动

来源: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6/28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成的“三新”经济异军突起,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与外部营商环境紧密相关,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为新产业新业态的生成和发展创造适宜的氛围;另一方面,许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又可以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的支撑。因此,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营商环境和“三新经济”发展态势

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提供宽松高效的经营氛围,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和创新力,成为深化改革中越来越重要的主题。近年来,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非常重视营商环境问题,并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7月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1.46亿户,年均净增长超10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由2018年的第78位、2019年的第46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并且2019、2020年连续两年成为营商环境提升最快的十大经济体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三新”经济发展态势强劲。2020年,尽管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 “三新”经济增加值仍较2019年增长4.52%,占GDP的比重达16.66%。

但是,当前中国营商环境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营商环境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以及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市营商环境制度供给能力和城市间营商环境水平协调程度有待提升,市场主体关切领域的举措创新力度也亟需提高;近年由于新冠疫情肆虐以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供应链严重受阻,对我国的营商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许多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现金流短缺、经营成本上升、进出口业务明显下降等经营困难。在新产业及业态发展方面,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存在问题包括:对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的互动价值认识不足、对新产业及业态的包容和激励不够与监管不到位同时并存等。

在经济转型升级固有的阵痛与外部不确定性严重冲击的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三新”经济的成长和加快发展,将是应对复杂挑战的重要举措。为此,202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包容审慎监管本质上就是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制度空间。





二、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互动的逻辑

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为已有市场主体节省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和整个经济运行效率。因此,表面看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并无内在逻辑,其实则不然。

(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产业新业态就在于它前所未有,是新生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新事物虽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开始出现时总是不完美的,也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因此,亟需要社会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和激励。新产业是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指伴随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等,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可见,二者都是新生事物,需要社会对它们的宽容和鼓励,其中良好的营商环境会显著影响它们的生成和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的市场主体扶持政策、包容审慎对待新兴市场主体等方面。首先,市场准入门槛影响新产业新业态市场主体的生成。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如降低小微企业注册申请条件、减少简化项目申请审批环节和手续等,有利于催生更多新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提升新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并以星火燎原之势促使新产业新业态的生成。其次,对市场主体的扶持激励影响新产业新业态企业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创新激励机制较为健全,能够尊重各行各业的探索和实践,从而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土壤。比如,政府针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扶持手段和方式,对于已经取得好的探索和实践成果的优秀企业给予肯定和基金支持,等等。通过这样的扶持激励,真正地打通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互融合的路径,进而不断激励新产业新业态进行深度的创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抢占市场空间。再次,包容审慎的监管影响新产业新业态企业的成长。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是一种最大限度鼓励创新创造和激发市场活力的价值导向,预示着当下市场环境能够以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方法对待新事物。监管部门给予新兴市场主体适当的包容期,以包容审慎态度允许行业在试错中寻找平衡点,有利于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它们又反过来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等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具体体现在效率提升、服务优化、投融资环境改善等方面。

第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和提升政府效率,从而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市场主体可以借此实现企业开办、生产、经营、注销全流程的在线申报与办理,促进公众、企业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切实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能够整合碎片化的服务事项,加强了政府各部门的协同运作,使得信息流动更加高效,极大地提升了行政审批和监管的效率,有效地改进了营商环境的质量。

第二,大数据技术与各类经济活动深度融合,能够显著优化经济运行环境。打造政企间集聚性大数据平台,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深度,能够改变政府内部传统的运作模式,重塑政务流程,有效促进了政务服务供给的精准化,同时,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能够高效地整合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有利于打造“极简政府”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加快营造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第三,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可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改善企业的投融资环境。投融资环境是营商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传统的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企业的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十足的抵押物几乎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唯一方式,中小微企业常常陷入银行设定的信贷配给,面临明显的融资约束和不良的投融资环境。而运用金融科技中的数字足迹分析等前沿技术可以较为全面和充分掌握借款人的各方面信息并对其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可动态跟踪掌握其风险信息,从而可有效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商业银行可以也敢于不依赖抵押物而发放贷款,这就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三、促进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良性互动的对策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使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势下,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良性互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

1.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与新产业新业态的互动价值。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新产业新业态,如果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任何一方产生问题和变化,都会导致另一方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营商环境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监管过度,将会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产生抑制效应。同时,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滞后,也会直接影响营商环境的投融资环境、运行效率。因此,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2.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放宽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规制,为它们提供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加快推动和形成一个有利于三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其对营商环境优化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要关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降低开办企业的门槛,在相关政策和监管上要给新兴市场主体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对现有制度存在的不足,要及时进行完善,不断提供制度供给;要鼓励新产业新业态中的市场主体积极创新,对“试错”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 

3.发挥新兴技术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促进作用。发挥大数据技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新技术、新经济形态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持作用,创新传统的政务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数字化”的智慧政府、“马上办”的效能政府,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改善政务服务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新产业新业态,最终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本文作者刘少波系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吴莉莉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THE   END
来源: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
编辑:SCIF宣传中心